根據教育部規定,考生被正式錄取后,高校和考生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退檔。考生今年也不得再填報任何志愿、不得再被其他學校錄取。大學開學后,若考生逾期未報到,相當于自動放棄,學校將對考生作自動退學處理。
大多數被錄取不去讀大學的原因,是考生覺得自己沒有發揮出水平,決定去復讀。這種情況是完全不受影響的,來年可以和應屆畢業生一樣參加高考。這里要注意的一點是,復讀生在高校錄取中與應屆生有所區別,甚至有些專業受限制。答案是:被高校錄取后不去讀這種情況,總的來說影響很小。部分省份明確規定,如果高考生被大學錄取后,又不去報到浪費高考招生名額,將其計入誠信檔案。但目前山東考生如果被高校錄取后不去高校就讀,目前還沒有提出要求。但是個別學校會有特殊要求,考生需要跟錄取高校招辦確認一下,是否會記入誠信檔案。但還是希望各位考生,如果被錄取了盡量去讀,因為復讀的壓力大,而且高考政策每年都變,變數太大。另外,每年高校設立的招生名額,也是國家培養人才的計劃,如果被錄取不去學校,占用了一個名額,是對國家教育資源的浪費。最后,再次提醒各位考生要慎重思考,慎重選擇。如果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可以了解下學校里的轉專業制度;如果對自己的學校不滿意,可以努力學習通過專升本、考研升學等方式進行深造??傊唧w情況具體分析,真決定復讀了,就不用瞻前顧后。那么,哪種考生比較適合復讀呢?1.高中基礎扎實,成績優異,綜合水平頗受認可。但是高考發揮失常,一般來說這類學生通過復讀,做好考試心理調節,第二年高考成績基本都會提高很多。2.學習能力不差,在高中階段,沒把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在經歷過這次高考失利的打擊,決心要認真學習,拼搏一次。3.志愿填報失誤。如一些過了一段線的考生因為報考失誤,沒有被理想的本科錄取,或是錄取的專業與自己心目中的志向差距太大。在這種情況下,考生可選擇復讀,并在下次報考志愿時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4.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高三一年是學生12年學習中最艱苦、最勞累的一年??忌覆辉敢庠倏嘁荒?,再累一年?考生的心理素質、承受能力如何?你若不愿付出,成功自然不會眷顧。5.學習方法不當的考生。有的考生忽視基礎,眼高手低,把精力放在解難題上,策略上犯錯,致使基礎題分拿不全,難題分又拿不高;有的考生不聽從老師指導,不注意勞逸結合,使學習效率低下,只要復讀期間稍作調整,就會事半功倍,取得好成績。偏科這件事情是學生們都會經歷的,但有的學生用是語言理解學科類偏科很嚴重,就比如語文,英語這樣的科目。像這種學科都需要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淀才會看到成績。很多高考不理想的學生平時學習就很差,即使再復讀一年,也不會全部專注在這樣的學科上面,因此提升的空間也不會太大。比如數學這樣的科目是需要學生超強的邏輯思維的,如果再次選擇復讀一年,也只是多煎熬一年,畢竟邏輯思維能力在短時間內也不會提升。高三一年本就是非常辛苦的,并且也是一件極具壓力的事情。身邊的人每時每刻都在提醒著自己高考的重要性。尤其是對于一些已經經歷過高考失敗的人,負擔會更重。如果學生的抗壓能力很差的話,再次進行復讀,學生自身的壓力會更大,整體氣氛也會變得非常的沉重,甚至無法快速的進入到復讀狀態,考試只會更加失利。一般情況下了抗壓能力小的人很難堅持到最后。其實有很多同學在學習中會呈現出一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犧牲了很多自己的時間,努力學習,可到頭來成績還是沒有大幅度提升。因此這樣的學生不建議再次復讀。畢竟每個學生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這次的成績已經還算可以,就沒有選擇復讀的必要了。有很多學生的理想學校是名校,盡管自己很努力,但由于進步空間太小到最后也只能望而卻步。其實針對這種情況接下來挑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會是更好的選擇。1.提高心理素質。復讀生雖然有了一次高考的經驗,但也存在再一次參加高考的心理壓力,全身心投入新的學習生活是非常重要的。2.要在教師指導下,認真總結高中三年來的學習經驗和教訓,找準自己的長處和差距,根據自己的特點制定科學、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3.高考成績不理想是多種原因的綜合反映。從抓基礎知識開始,建立系統知識網絡,剖析重點,化解難點,深刻掌握各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堅決克服“一看就懂,一答就錯,一看就煩,不求甚解”的浮躁情緒。4.明確考綱,把握高考方向,注意高考信息,打破陳舊復習套路,加強復習針對性。把握各學科的知識點,注重解題的思想方法,總結歸類,加強限時訓練,強化時效性,規范性,全方位訓練思維能力,拓寬視野,提高學科綜合能力。